歡迎進入上海泛標紡織品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網站!
醫(yī)療衛(wèi)生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行業(yè),醫(yī)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面對罹患各種疾病的患者,容易遭受生物、化學、物理等有害因素的危害,其中生物危害是醫(yī)務人員所面臨的主要職業(yè)危害之一,這種危害主要來源于能夠導致感染傳染疾病的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迄今為止,已證實具有傳染性的血源性病原體已有50種[1]。血源性醫(yī)院感染占醫(yī)院感染的高比例和高致死率,越來越受到各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
醫(yī)用防護產品一般包括潔凈服、防護口罩、頭套、腳套(防護靴)、手套、手術巾和蓋布等,這些產品的共同特點是其材料的物理結構具備防護血液穿透的性能,因此可以保護醫(yī)務人員免于來自于血液的疾病感染。
抗血液穿透性能是醫(yī)用防護產品的一個重要檢驗指標,國內和對于該性能的檢測標準都是采用抗合成血液穿透的檢測方法,即利用人工配制的液體(合成血液)模擬血液或體液的某些性能對防護材料進行評價。本文將對抗合成血液穿透標準進行簡要的概述,并依據已開展的研究工作,對合成血液配制所存在的問題予以分析。
依據所使用的環(huán)境,GB 19082—2009 [3]、GB 19083—2010 [4]、YY 0469—2011 [5]、YY/T 0691—2008[6]和YY/T 0700—2008[7]等標準規(guī)定了醫(yī)用潔凈服、口罩等產品抗合成血液穿透的要求和測試方法,以上各標準是通過目視有無合成血液穿透作為評價指標,因此使用質量達標的合成血液是保證抗合成血液穿透試驗準確性的重要前提。
合成血液是一種人工配制的液體,可模擬血液、體液和其他潛在傳染性物質潑濺或噴灑時的穿透行為。合成血液的物理性質以及防護材料的結構綜合影響著合成血液的穿透性能。
液體對固體材料的穿透能力主要是由液體在固體表面的展開情況決定的,液體的表面張力是表征這個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液體的表面張力越小,那么它在固體表面展開的體積越大,越容易進入固體內部,所以液體表面張力是合成血液模擬真實血液中需要評定一個重要物理指標。
血液和體液(不包括唾液)的表面張力范圍是0.042~0.060 N/m[6-7],為更好地測定防護材料的抗穿透性能,合成血液的表面張力需設定在接近上述表面張力范圍的下限,所以各測試方法中所使用合成血液的表面張力均為0.042 N/m±0.002 N/m[5]。
合成血液的成分主要是染料、表面活性劑、增稠劑、無機鹽及蒸餾水等,盡管各標準中合成血液的主要性能指標一致,但是規(guī)定的配方卻不盡相同。各標準配方差異的詳情見表1。
其中MIT(2-甲基-4異噻唑啉-3-酮鹽酸鹽)是一種常用防腐劑,用以延長溶液的儲存期,根據使用需要添加。
在合成血液所有指標中,表面張力是重要的參數,控制這個指標主要通過調節(jié)液體中所添加的表面活性劑的比例。表面活性劑是一端為疏水基一端為親水基的物質,只需加入小劑量,液體的表面張力就會顯著降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合成血液穿透的檢測過程中,液體是以動態(tài)的方式接觸測試樣品,也就是液體與材料表面接觸面積會從小變大。在這種情況下,液體中的表面活性劑在與固體接觸表面上的濃度也會由小到大,從而達到一個穩(wěn)定的濃度。這個平衡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那么就可能導致在穿透的瞬間,液體的表面張力不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這樣就會導致不合格的樣品放行。如果合成血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達到臨界膠束濃度,這個平衡很快就會完成,液體的表面張力就不存在上述那種情況。臨界膠束濃度受溶液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溫度、電解質、有機物和pH值等[8-9],因此在配制合成血液的時候,可綜合這些因素,調整表面活性劑達到臨界膠束濃度。
合成血液配制過程中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表面張力值的測試,只有測試結果準確才能確保合成血液的表面張力符合要求。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分為靜力學法和動力學法,靜力學法有毛細管上升法、du Noüy環(huán)法、Wilhelmy盤法、懸滴法、滴體積法、大氣泡壓力法;動力學法有震蕩射流法、毛細管波法。目前防護類產品中合成血液表面張力測試的方法均是引用GB/T 5549—2010《表面活性劑 用拉起液膜法測定表面張力》[10],即du Noüy環(huán)法。盡管這是一個經典的測試方法,但這個方法測試速度慢,影響因素較多。例如由于終的測試結果計算需要引入液體密度數值,合成血液密度的測試會給終的測量帶來更多的誤差。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傾向于使用鉑金板法來測試表面張力,相對于環(huán)法,這種測試方法速度快,影響因素少,在設備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可靠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是一個更好的選擇[10]。
表面張力通過表面張力儀測定。表面張力測定儀實際上是一個精密的電子天平,使用這種微量天平,設備的維護和測試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設備的維護除了要使表面張力儀處于一個良好的測試狀態(tài),還要保證鉑金環(huán)和鉑金板的完好和清潔。測試環(huán)境要注意在測試過程中保持安靜無振動,以及無大的氣流變化,因為這些都會導致測試的液面波動,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
另外表面張力是一個受溫度影響的參數,不同溫度下測試的結果會有較大的差異[12],所以保持測試液體的溫度穩(wěn)定也很重要。
抗血液穿透性能是防護類產品降低醫(yī)護人員職業(yè)風險的重要保障。對該性能的評價,是企業(yè)研發(fā)、采購、生產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進行的工作;質監(jiān)機構對防護產品入市的審批、上市后的質量監(jiān)控,也需要評價這個性能,那么進行該項目檢測用的合成血液的質量是進行這些工作的關鍵。如何配制符合標準要求的合成血液,是各檢測機構需要解決的問題。盡管國家和行業(yè)標準中有推薦的配方,但是配制符合要求的合成血液,仍需要購置精密的測試設備,需要配制人員具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豐富的配制經驗。從這種狀況來看,研制合成血液的標準物質,降低檢測機構的配制成本、保障檢測結果的溯源性具有重要意義。當然這是否可行,則需要研發(fā)人員去做相關的探索工作。
從目前合成血液的使用狀況來看,合成血液的配制人員往往不是終的使用人員。對液體性質的不了解,可能會造成實際使用時表面張力不符合標準的要求,所以對使用人員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黏度、電導率、pH值等指標對血液穿透防護產品的性能的影響大小尚未見文獻報道,合成血液是否需要控制這些指標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